导航菜单

杨俊达:发展壮大中医中药打赢健康中国战役

发展壮大中医中药打赢健康中国战役

中共乐清市委党校  杨俊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以来,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相关建设工作。但随着新冠疫情的流行,以及抗疫斗争前三年的实践,我们会发现,健康中国的实现,不仅需要建设,还需要斗争,这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运动战。我们需要跟自然界产生的疾病作战、需要跟自己的不良健康习惯和错误的健康认识作战,更需要和敌对势力的破坏作战。治疗疾病不容易、转变思想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与敌人斗争更加需要从更加宏观战略进行统筹。这是一场需要积极作战才能取得胜利的战役,而要打赢这场战役,就必须把人民群众充分组织起来,让人人有能力作战、有办法负责,打一场在党中央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吗,保卫健康的人民战争,开展具有广泛动员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打赢健康中国战役,同样需要有武器,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武器就是中医中药。中医中药技术是中华民族在千年来维护健康实践中总结出来,并被实践反复证明切实有效的医疗技术。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习总书记也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他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同时,中医中药技术也是一种方便人民掌握、具有人民性的健康技术。首先,中医理论中强调“上工治未病”,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的思路对保卫健康,减少重病,减轻由健康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提升社会发展质量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其次,中药的类别极其广泛,许多药材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许多药性相近的药物可以一定程度替代使用,其本身具备价格低廉、方便获取的特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在统筹有序的情况下,长期出现挤兑短缺的情况较低。再次,中医保健和治疗中,有气功、导引、按摩、刮痧、针刺、艾灸等许多非药物技术,这些技能对资源要求低,人人可以学习掌握,新中国历史上“赤脚医生”群体的培养,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赤脚医生”群体对人民健康事业的贡献也说明学习掌握这样低门槛的医疗保健知识,对保卫人民健康的意义是及其重大的。最后,中医中药技术及其相关理论,形成了一套以人的感受为基础的健康评价标准,让中华民族有自己的健康判断参考依据,这种依据与现代医学互为补充,对于提升生活的健康质量有重要作用。

  中医中药资源需要加速发展壮大,要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会并应用这一战略武器,从单纯依靠专业医疗队伍保护健康,转变到主动拿起健康武器与专业医疗力量一道协同保护健康中来。这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由少数专业人员保护多数非专业人员的局面,把人口众多可能造成的医疗负担,变成无穷无尽的健康资源。这也是践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主人翁精神,人人起来共同负责的应有之义。特别是当前抗疫斗争进入新阶段的情况下,只有让更多人有能力应对轻症避免转重,才能更好的为空出医疗资源抢救重症患者争取条件,为提升长期救治能力,加强医疗和健康资源建设争取时间。抗疫诚然是一次紧急任务,但从宏观上看,这只是我们打赢健康中国总体大战役的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我们不仅要达到扑灭疫情的战术目的,更要借此达成人人掌握保卫健康武器的战略目的。要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兵民是胜利之本”思想应用到打赢健康中国战役之中。

  发展壮大中医中药,要从储备药物、培养人才、发展理论三个层面加速推进。结合当前抗疫斗争新阶段的实际,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我从先药物、再人才、后理论的顺序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抓住春耕时机,在全国统筹开展好以抗疫中药为重点的中草药种植,同时保障药食同源食材的种植,对关键药材实施国家兜底收购,充分做好中药储备。在充分保障我国人民用药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重点中药材出口,这对未来的抗疫斗争和打赢健康中国战役有着及其关键的意义。抗疫斗争进入新阶段以后,全国重症率、死亡人数出现增加,抗疫中药材出现挤兑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过去三年的抗疫实践中,中医中药对减少重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许多人民群众开始尝试按指导意见以中药治疗。但随着感染人数增加,重点中药的集中使用,就会出现药品的相对不足,广东地区许多城市的麻黄脱销就是一个例证,加之许多患者对中药使用缺乏中医辩证,集中使用同一方案,更加剧了资源的不足。中药资源与化学药品不同,其多数药物来自于自然生长,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不能依靠工业生产模式大批量制造,一旦出现原材料短缺,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将无从获取,此种情况一旦出现可能会派生出囤积居奇、高价交易等一系列市场乱象,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都有较大的破坏,必须未雨绸缪。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中药材是需要专业力量指导的,中药不同于普通的农业作物,不同环境、不同土壤、种植全过程中不同维护措施对中药药性是有重要影响,必须按客观规律开展种植。这也意味着,单纯依靠自己力量单打独斗,是难以获得效果的,离开专业指导,不仅不会扩大产量,甚至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把储备药材和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工程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领办集体经济的模式开展中草药种植。会同中医药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多个部门协同实施保障,统筹好药物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药物质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扩大数量,达到储备要求。同时,在满足储备数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中药材质量。当前抗疫斗争依然是持久战,建设健康中国也是持久战,疫情存在时,中草药是抗疫利器。疫情结束时,各类中草药也可以成为人们保养身体的日常选择。因此,对于中药的大量需求是长期存在的,我们以集体经济模式开展的中草药种植有较大经济前景,对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也会发挥积极作用。即使不考虑经济盈利因素,单纯从保卫国家安全、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出发,国家拿出专门资金对相关药材进行兜底收购,做好抗疫战略储备,避免群众无药可用,这笔政治大账也是完全合算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建立一些国有或集体的中药房,在收药制药过程中严把药材质量关,要把提升药材质量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坚持传统评价标准和现代评价标准并行参考,以实践为依据,探索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高质量标准,让人民群众能够用上数量足、质量高各类的中药材。考虑到药材的特殊性和应急使用时的紧迫性,我们应该逐步探索实行“药匣子中央负责制”,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一道,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需求,坚决防止资本特别是国际资本对中药材的渗透甚至垄断,保护好我们的国家安全。

  第二,是以党建为引领培养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思路需要拓宽,不能把中医药人才单纯等同于由院校和师带徒传承培养的专业中医医生。如果坚持这种片面思路,不仅会大大降低人才培养速度,还会让中医健康知识脱离人民群众。中医药人才培养应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借助党支部的日常学习活动深入到一线生产的职工中去,形成多数人员能知晓、部分人员可操作,优秀人员能应急人员分层级人才结构体系,一方面要培养党员骨干人员懂医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宣讲好维护人民健康、保卫人民健康的对于祖国民族复兴的巨大政治意义。让广大干部职工带着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帮助维护好包括自己在内的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把维护健康的力量渗透到企业、机关、社区。中医是实践性学问,必须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有所提高。我们应该利用好中医院校每年会培养出的数量众多的毕业生和相当规模的在读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具有理论基础,但缺少实践环境,我们应以党委牵头,让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走到基层、深入生产一线,向一线干部职工做知识普及和基础训练,让这些专业人员在尚不具备行医资格时做健康咨询,获得行医资格后可承担基本的救治工作,这种既当老师又当健康管理医生的模式,可以让更多的专业人才在实践中积累治病救人的经验、提升救死扶伤的能力。也可以从一线干部职工中培养出大量的内行人员,这一群体一旦形成,能够极大提升我国健康保障能力,在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形成自救互救力量,减轻医疗压力,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药物的浪费,使得救治水平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以这种模式培养中医药人才不应以派定量任务的方式进行推行,当前,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知理解是参差不齐的,社会上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医黑”群体在混淆视听,我们培养中医人才的首要目的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不是单纯为了与其他观点论战。因此,培养中医药人才,必须从广大干部职工中愿意相信中医药甚至是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人群入手,不要贪多贪大,避免出现形式主义,要通过维护健康的实际效果争取更多干部职工的认可,这样才能逐渐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同志参与进来。

  第三,要做好理论研究,讲好中医故事,牢牢把握中医中药的叙事权、话语权。中医药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守正创新,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必须充分继承才能传承发展。要创造条件让中医人才在实践中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学习中医理论,在实践中体会中医理论,并应用理论为人民服务。不论是继承和发展理论都需要科学和实践精神,这里所讲的科学不是单纯的依靠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解释中医理论,这只会陷入机械论,走入死胡同。我们所强调的科学精神,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精神,正如毛主席强调:“对中医的“汤头”,“不能单从化学上研究,要与临床上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中医”。只要是中医理论中提到的,在实践证明是有一定疗效的,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的应用在保卫人民健康的实践中,经过实践的证明是最大的科学,当其暂时不能被物理、化学、生物等印证时,我们应该首先认识到这些相关学科发展扔具有局限性,还应该继续进步,而不是无端怀疑已经被实践证明的理论本身有问题,否则就陷入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错误。新时代的中医应该坚持理论自信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仅要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印证中医理论,也要探索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相关学科技术的能力,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去突破这些相关学科的局限,这既是对中医的发展也是对相关学科的促进。此外,发展中医理论必须讲好中医故事,牢牢把握好中医中药的叙事权、话语权。中医中药是民族的瑰宝,必须发出正确的中医声音,学术探究可以无禁区,但知识宣传普及要有纪律、有底线。这里的纪律和底线不是说对于治疗的方案不能探讨,而是不应该允许各类思想互相攻击、互相抹黑,我们要鼓励探讨各种病案和治疗方案,鼓励各派思想理论相互交流。但不应该攻击某一理论流派,更不允许打着某种名号招摇撞骗的违法犯罪行为,中医药群体要主动作为维护自己的名誉,要用疗效说话,用维护人民健康的实践发声。同时,中医药必须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叙事权,中医不能任由“中医黑”群体攻击抹黑,对于某些固定抹黑话术必须进行对应反击,反对中西医对立,强调中西医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

  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总的抓手和保障是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关系整体工作成败效果的总核心。发展壮大中医中药,是一个完全公益性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把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落到实处,践行群众路线,让人民主动参与,形成合力打赢健康中国战役。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